它的保护原理是:Z=U/IZmax故障点在保护范围之外,所以不动作,常用于线路保护,系统正常运行时,不可能一直工作在最大运行模式,所以当运行模式变小时,电流保护的保护范围会缩短,灵敏度会降低;距离保护顾名思义是测量短路点到保护装置的距离,受系统运行方式影响较小,保护范围稳定。
总的路线是统一的。然后,线路的等效阻抗与线路的长度有关。假设线路单位长度的阻抗为Z,那么等效阻抗Z=zL。l是线的长度。理解了以上概念,就不难理解距离保护:一般线路接地故障。假设超额电阻为0。然后通过测量电压U和电流I,就可以求出线路的主电抗,Z=U/I=zL,然后就可以求出故障距离L,通过判断L是否在保护范围内,就可以实现保护。在实际应用中,我们的保护范围x是已知的。那么,就会出现最大阻抗Zmax=zX。它的保护原理是:Z=U/IZmax故障点在保护范围之外,所以不动作。
系统正常运行时,不可能一直工作在最大运行模式,所以当运行模式变小时,电流保护的保护范围会缩短,灵敏度会降低;距离保护顾名思义是测量短路点到保护装置的距离,受系统运行方式影响较小,保护范围稳定。常用于线路保护。距离保护的具体实现方法是通过测量短路点到保护安装处的阻抗来实现的,因为线路的阻抗与线路的长度成正比。
3、电力系统中的过电流的保护是如何设置的过流保护根据最大负载电流设定。这个描述有点复杂:公式为:Iset=*Imax,其中Krel的可靠系数一般为1.15~1.25Kss,一般大于1Kre电流继电器的返回系数,一般为0.85~0.95,因此,iset = 1.2 ~ 1.5 IMAX为最大负载电流。Iset是设定值。